每一个楼花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大家好,这里是楼花网。
举报、投诉,反馈意见。
这三板斧,在北京楼市越来越流行了,所针对的是:阳台封闭问题。
2月17日,有“群众”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写了投诉意见,针对的是中海新城朝阳区小红门XHM-10地块。
意见相当专业:
1、阳台:采用大量结构化墙体,有规划验收后封闭改造嫌疑;要求开发商出具阳台不封闭的承诺性文件,要求销售阶段明确表示“阳台后期不封闭”;
2、设备平台:要求核查设备平台面积为何如此之大,有规划验收后封闭改造嫌疑;要求规划局相关审查责任人审核平面图上每处设备平台用途,具体面积,并予以补充公示;要求开发商出具设备平台不封闭的承诺性文件;
3、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反馈意见必须公示:中海新城小红门项目方案在未公示反馈意见情况下,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不符合既定程序,要求本项目反馈意见公示。
2月18日,该投诉被认领交办。
它之所以被投诉,是因为反馈意见没公告,就在2月7日就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。
一般的流程是,先公示总平设计图、然后是公告反馈意见,最后才是领取规划证。
2月19日,中海新城项目公告了反馈意见,一共57条,最核心的一条是:关于户型设计及面积计算的问题。
“开敞阳台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,我单位承诺不封闭;设备平台属于附属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构件,我单位结合市场设备尺寸及使用需求,确定设备平台尺寸"。中海新城给出明确答复。
这是北京市第三个,被投诉开发商承诺不封闭阳台的项目。前两个分别是朝阳区北京隅东序,以及丰台区中海万泉寺项目。
后者目前尚未公示总平图设计图反馈意见——公示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月。
市况不佳,地产商想在阳台上做点文章,是无可厚非的。于购房者而言,地产商能多送点面积,也得到了实惠。
但,人性向来如此,不患寡而患不均。
你有、我没有,我也要让你也没有。“群众”的这种行为,与其说成投诉,不如直接描述为眼红。
可是,没有办法,这符合规定。
北京封闭阳台的做法是,报规时开敞阳台,待工程验收之前,阳台和设备平台是不封闭的,一旦验收通过之后,再进行封闭。
但拿建筑设计规范来细究,是经不起推敲的。
按照住宅设计规范:封闭阳台面积完全计入房屋建筑面积,不封闭阳台按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。
所谓的地产黑科技,一是为了把开敞阳台变成封闭阳台,让封闭阳台少算一半面积;二是把设备平台或室外挑空面积,封闭成是室内使用面积。
如此一来,绝大部分楼盘的得房率都在90%以上,有的甚至达到100%。一般而言,高层得房率在78%左右,洋房得房率在82%左右。
在花姐印象中,北京楼市阳台投诉之风,最狠的,始于海淀区,大约在2024年10月中旬。
当时,海淀一个新盘公示了总平面设计图,有群众反馈意见:强烈反对该项目有阳台规划,会影响本区域房价其他二手房保值。
“强烈”这个词,足以证明其态度之坚决。幸好,海淀对阳台管控极严格,不仅不让设置阳台,更遑论通过封闭阳台送面积了。
无论是香山樾、印香山、西山观复、颐海澐颂、嘉华天珺、和樾玉鸣与和樾望云,丝毫不见阳台的踪影,但送飘窗是可以的。
在2023年底以前,北京送面积最大的尺度,莫过于送飘窗——顺义例外。到了2024年,除了海淀,其它各区的阳台先后开花。
楼盘设计阳台,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,也符合北京好房子导则。但是,北京的阳台,却成了送面积的温床,也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。
多年前,花姐在北京买过一个房子,有四个阳台,是封闭的,按全面积计算。那时,大家都这么干,也没见过任何举报。
花姐相信,如果现在的封闭阳台算全面积,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举报、投诉、反馈意见。
综合近几年北京楼市送面积情况,花姐梳理了地产商在送面积上的7种做法:
1、开敞阳台送一半面积;封闭阳台,不送面积;这是最合规的一条。
2、报规开敞阳台,验收后封闭,送一半面积;这是群众投诉最多的一条。
3、飘窗,全赠送;
4、设备平台变开敞阳台、室内面积,全赠送;
5、结构挑空变室内面积,全赠送;
6、防火挑檐变开敞阳台,不封闭,全赠送;
7、奇偶阳台错开,不封闭,全赠送;
通过上述这些方法,令北京的开发商很卷,也令购房者也很焦虑,担心会不会被后来的楼盘背刺呢?
但在海淀,开发商和购房者反而轻松了,大家都没有阳台。
很多焦虑的产生,是因为有了比较。
花姐盘点了一下北京主要在售楼盘中,目前可赠送阳台面积的,有40余个。
它们中,真正在交房时将阳台封闭的,仅有顺义和丰台极少数的几个项目,绝大多数都处在正建或尚未开工状态。
现在,随着投诉举报越来越多,这些已经规划将开敞阳台进行封闭,但尚在过程中的项目,其实都遇到一个敏感问题:最终交房时,阳台能否封闭?
上一篇:街坊路,土拍里的鸡肋
下一篇:楼市公众意见,谁是惊弓之鸟?